彭賀
西野空間設計設計總監
本案業主在首次面談時,帶著寶寶一起,寶寶可愛活潑,因為業主職業特性會偶爾加班需要書房功能,還有一個中心思想是以建立與寶寶多互動的家庭親子空間,伴隨著寶寶的成長,為親子家庭提供了更具陪伴與教育意義的成長空間。很多年以后,空間可以陳舊,陪伴的記憶可以長久。 玄關 原始結構入戶位置狹長且臥室門洞的位置不合理,無法合理的設置鞋柜和獨立門廳,改造后打掉入戶正對面的一面墻,利用墻體的厚度和次臥一部分的位置,內嵌整面鞋柜,調整次臥門的位置,從立面上和鞋柜做同色隱形門處理,頂面和鞋柜設置了人體感應燈,每次開門歸家,燈亮門響(歡迎回家)歸家儀式感滿滿。 客廳 開放式書房 結合屋主書房、親子空間為主等的需求,重新梳理了空間的動線,規避原始結構的限制性,將原始的一間臥室打開,讓原始較小的客廳華麗變身近7米大橫廳,在這個橫廳中實現多種場景,整面電視柜收納性的設計解決孩子玩具的收納問題,并能養成良好的收納分類習慣,客廳舍棄笨重的茶幾和單椅,給孩子一個舒適安全的玩耍區域。沙發背后的開放式書房區域設置了一張長條案,功能使用上既能滿足夫妻二人偶爾加班的需求,又能滿足陪伴孩子做手工,輔導功課的閱讀陪伴需求。閱讀的樂趣不僅在于吸取知識。手捧書籍時的那份閑適,沉浸故事里的暗自愉悅,偶然抬頭與家人相視一笑的幸福感,才是妙處所在。靠墻的落地書柜將會擺滿一家三口的書籍,這個空間的設計更有秩序性,學習看書就在這個區域,并沒有設計滿墻書柜而選擇矮柜,其實是為了不讓這個空間過于滿,有更多的成長性,未來可能會掛滿一家幸福的照片也可能是掛滿孩子各個階段繪畫的作品,留給生活去填滿它。 陽臺 設備上的合理設計,使得客廳和次臥的空調外機位都被納入到室內,擴充使用面積,單陽臺變成了雙陽臺的配置,休閑陽臺延伸客廳空間,生活陽臺解決洗衣晾曬。 餐廚 餐廳舍棄傳統布局,采用卡座設計,合理安排冰箱、西廚區域,餐廳區域也是做了相對比較多的